“明月出天山,蒼茫云海間”
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描述西部大漠風情的詩句,今天新疆的景象比這詩句中描寫的更為豐富,吸引了很多文化名人來此采風。10月10日,“逐夢天山——絲綢之路文化行·走進新疆”活動在烏魯木齊拉開了序幕,其中,“絲綢之路文化行·走進新疆書畫聯展”展出了來自中央文史研究館及陜西、甘肅、寧夏、青海、新疆五省區文史研究館的100多位書畫名家的佳作,一幅幅用中華民族傳統技藝表現的山水和人物畫作,處處表達出作者對西部風情向往的濃烈情感。
甘肅省政府文史研究館副館長李汝根已經不是第一次來新疆采風,隨著生活閱歷的沉淀,他更著迷于新疆這個不同文明的交會地,他說:“中華民族的文化曾經影響過全世界,處在絲綢之路上的新疆也創造了獨一無二的文明,這就好比地殼運動中產生的礦藏,而且文化的礦藏越挖越多,新疆風情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,在新疆土生土長的人自有一種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儀態,我每次來總能被打動。”
新疆風情和西北風情有相似之處,但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,在青海省文史館工作的王紹利完全被新疆獨特的韻味迷住了:“以前描繪新疆風情體現的是不可居但可游的特點,現在則是可居可游,人們在這里生活得很自在,沒有內地那么快的節奏,用現代一點的話說就是幸福指數比較高,使得新疆人和風景一樣非常有畫面感。”
專門創作人物畫的“新疆油畫史的重要開創者”哈孜·艾買提來到“絲綢之路文化行·走進新疆書畫聯展”現場,他認為中央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,文化建設是重要內容,本次展覽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精品的一次集中展示,不僅對促進新疆的美術發展起到重要作用,也是新疆畫家向內地畫家學習的好機會。